滇池作为金沙江水系,它为长江提供的水虽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被高山峡谷闭塞在高原上的淡水湖泊,其意义却弥足珍贵。它是我们的“母亲湖”,上接天雨,下纳百川,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昆明人,尤其是晋宁,境内滇池流域面积758平方公里,占滇池流域总面积的26%,滇池湖岸线53公里,占整个滇池湖岸线的32%,全区共有8条入湖河道,全长87.37千米。滇池无私的滋养和馈赠也让世世代代的晋宁人怀有深厚的感情。
“母亲湖”曾经游弋着数十种土著鱼,渔民们依靠丰饶的湖产维持生计。海菜花盛开时,水面一片芬芳,金线鱼在脚底嬉戏玩耍,岸边芦苇浩荡,有“萍天苇地”的美誉。正如云南诗人于坚描述的:“在月色下游泳,像是在鱼国的闹市区行走”。可是,随着七十年代的围湖造田、水环境污染、外来鱼种入侵、过度捕捞,造成土著鱼种资源锐减,部分鱼种濒于灭绝。2021年云南省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资助的滇池流域科学考察及调研调查记录,发现现滇池湖体仅存在泥鳅、黄鳝、鲫鱼、滇池金线鲃和银白鱼5种土著鱼类。土著鱼种类的锐减预示着滇池的水环境发生着改变。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捕捞在合理利用湖泊渔类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若渔获率超过鱼类资源世代增殖能力,必然会导致鱼产量下降,如滇池1984年捕捞银鱼高达3500吨后,造成1985年减产到360吨,经过保护措施如延长封湖期,适当减少捕捞后,1986年又回升到2000吨以上。可见,禁渔对于保护鱼类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实施封湖禁渔是生物治理滇池污染、维护滇池水生态平衡,依法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以鱼控藻、以鱼减污、以鱼养水”的目的,科研工作者们夜以继日地研究土著鱼类的保育及种群野外复壮,自2009年开始累计增殖放流滇池金线鲃苗种200余万尾,今年9月,又在晋宁南滇池沙滩公园增殖放流10万余尾银白鱼苗。同时,昆明市还发布了滇池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捕的通告。
无论禁令多严,难保禁渔期间不会有人铤而走险。晋宁区为了进一步落实“十年禁渔”工作,防止铤而走险的钓鱼人,组织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晋宁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自2021年10月8日起,持续开展了为期13天的联合执法工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相关规定的垂钓、拉网等偷捕、盗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此次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67人,出动车辆54辆次,出动执法快艇15艇次,劝阻垂钓车辆367辆,劝离垂钓人员626人,暂扣各类型鱼竿97根,清理丝网、地笼等违禁网具286张。
滇池流域具备了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特征,是昆明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十年,对于经历了漫长的300多万年的滇池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方子民来说,十年可以换来滇池的新生,找回远去的滇池记忆。这份记忆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长久守护。“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十年禁渔,拯救的不只是鱼,也不只是滇池,更是我们生存环境的救赎。滇池生态不仅事关流域周边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也事关自然界的平衡。保护滇池,保护我们的母亲湖,从禁渔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