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筑牢绿水青山,才能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增绿增收两不误,才能有效践行乡村振兴。石林县林业和草原局四举措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望者,“金山银山”的践行者。
一、高度重视,创新林草业生态建设模式。
种下千棵树,代代子孙富。为了适应当下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对社会发展的知晓率,鼓励全民参与到绿色家园的建设保护中来,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绿化美化城乡行动,履行义务植树方式等参与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县林草以改变实施主体的方式压实责任,提高全民参与林草业生态建设。一是林草业生态建设部分项目从市级监督指导转变为市级组织实施,县级配合;二是县级统筹组织实施,乡镇、村委会配合的方式转变为县级监督指导,乡镇组织实施,村委会配合的方式进行。2023年全县林草生态建设目标任务33045亩(其中: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人工造林5000亩、低效林改造5000亩;林地征占用植被恢复造林45亩;国家森林抚育5000亩;草原改良3000亩;市级封山育林15000亩。);义务植树77万株;配合市级组织实施的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人工造林5000亩、小型水利水保设施60处。2023年5月18日,石林县林草局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草业组负责人召开2023年林草生态建设项目工作推进会。会上强调:一是林草业生态建设模式转变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各乡镇(街道)必须按照资金额度组织招投标工作,并对投标单位近三年业绩要求从事过林草业相关项目。三是林草生态建设项目在林长制考核中占比30分,林长制考核纳入市县乡各级考核。四是在林草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县级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抽查指导,各乡镇(街道)全过程监督实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
二、建设乡土树种保障性育苗基地,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后院”苗木供给能力。
乡土树种苗木是林草事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保障,是林业生态建设成败的基础保障。市级特色乡土树种保障性苗木基地按照一基地“一良种”、“一特有乡土树种 +珍贵树种”的原则,2023年落地石林林场培育墨西哥柏(良种)和槲栎(珍贵树种),建设规模为50亩,培育合格苗木35万株。截至目前,石林县苗木存量面积9100亩,储备苗木1495万株有余,其中石林林草储备乡土树种墨西哥柏、云南松、华山松林木良种30万株有余。为下一步城乡绿化美化、林业生态建设“后院”苗木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县一盘棋,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基础,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振兴乡村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难点在产业,而有兴旺的产业才会实现更好的宜居、长居。县林草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产业兴旺为重点,全县一盘棋,依托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森林底色为切入点,逐步以森林乡村建设、特色林下经济、营造林项目为手段,以点试验,逐步寻找产业发展之路。一是依托森林抚育改变林分质量的目的,试点抚育以林下野生菌为主的云南松林分1426.6亩;二是依托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在大可乡结胜村板栗基地修建水窖2个,扩大板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高标准基地前进。
四、稳步推进林长制体系建设,全员行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石林县积极组织林长深入各乡镇开展巡林护林工作,稳步推进林长制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资源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林长四级治理”体系。县、乡镇(街道)设立双总林长。在全面推行林长制+防灭火宣传工作中,林长积极开展巡林工作,做好日常巡林工作+记好“巡林”日记,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林长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森林资源管理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县级林长(县级领导)32人巡林126次,镇级林长(全县镇级科级领导)69人,巡林454次,村级林长(全县村委会主任)86人,巡林11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