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推行“七个一”发展特色经济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云南省大力推行“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施一担农家肥,种一株优质苗,浇一桶定根水,盖一块地膜,围一圈篾笼”的“七个一”造林技术标准,有力推进了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的迅猛发展。 云南省国土面积中,90%以上是山区,60%以上是林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希望在山、出路在林,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成为该省山区建设的主导经济,核桃被山区群众誉为“摇钱树”、 “致富树”和 “生态树”。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云南省林业厅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七个一”造林技术标准,并在全省大力推行。一是选一块好地。选择海拔适宜、土壤深厚肥沃、水分充足、交通方便的好地块。凤庆县群众在陡坡地种核桃,在茶叶地套种核桃,全县核桃面积超过100万亩,被评为全国经济林核桃之乡。大理州群众一改仅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零星种植的做法,拿出好田好地种核桃。二是挖一个大塘。秋末冬初进行挖塘整地,长宽高均不低于80厘米。“全国经济林核桃之乡”楚雄市用挖掘机开出台地,再挖塘或挖定植沟,并要求整地时间只能提前,整地标准只能提高。三是施一担农家肥。为了确保核桃幼树快速生长,每塘施40—50公斤腐熟了的农家肥作底肥。永平县用农家肥和钙镁磷肥作底肥,鼓励农户用沼液拌枯枝落叶和腐质土作底肥,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和核桃产业双双快速发展,北斗乡、岩北村等以核桃为主产业,涌现出一批万元户、十万元户。四是种一株优质苗。选择品种纯正、质量合格的嫁接苗,不用种源不清、质量不合格的苗木。大姚县坚持发展本地优良品种“三台核桃”,成为全省核桃主产县和核桃苗培育大县,名列全国经济林核桃之乡,去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五是浇一桶定根水。冬季造林正值干旱少雨季节,在苗木种植浇足定根水,确保了成活率。临翔区动员群众连片种植,在平缓地区挖水渠、架水管,用汽车长距离送水,移栽大苗营造的万亩核桃示范园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临沧地区的群众还在实践中出了用竹筒注水为新植核桃苗“打点滴”的定根水浇灌法。六是盖一块地膜。浇足定根水后,盖一块农用地膜,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杂草生长,特别是在浇水困难的陡坡地和保水能力差的石质山区更为重要。石屏县种一棵核桃盖一块地膜,像种烤烟一样种植核桃,核桃成活率大幅提高,成为全省核桃新兴基地县。七是围一圈篾笼。定植完成后,用一个大小适中的竹木质防护笼把苗木罩住,防止人畜活动影响。昌宁县利用竹子资源丰富的优势,核桃幼树均用篾笼保护,不仅全县农民人均核桃面积超过2亩,核桃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还带动了竹产业的发展。 “七个一”造林技术标准的大力推行,有力地提高了云南省造林质量。“十五”以来,云南省年均完成营造林面积500多万亩,年均完成义务植树1亿多株;造林面积核实率、合格率、保存率高达94%、80%、78%以上。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造林质量更为偏好,全省现有核桃面积1600多万亩,年产核桃干果20多万吨,总产值超过50亿元,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全省核桃造林面积逐年加大,仅2008年就营造核桃400多万亩,2009年全省计划种植500万亩。过硬的造林质量,确保了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10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0.8个百分点,目前已超过50%。(陈正才 程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