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十年退耕还林“退出”一片“新天地”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2002年,文山州全面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十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州的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业经营机制得到有效创新、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合理、林业产业发展类型丰富多样、全民森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取得明显成效,文山十年退耕还林“退出”一片“新天地”,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至2011年底,全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44.6万亩,项目覆盖8县(市)97个乡(镇)、13个国营林场、610个村民委、102335户425517人,国家累计投资90688.66万元,退耕户年均增收1100元、年人均增收250元。 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州新增林地面积144.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近40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得到一定遏制和缓解,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森林植被的快速增加,全州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活动范围扩大,一些地方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生态状况已由退耕前的整体恶化现象到局部好转,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林业经营机制得到有效创新。文山州积极探索造林经营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转向林业,认真贯彻“谁种谁有”的政策,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规范流转权。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鼓励大户承包造林、公司、个体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大力抓好州、县(市)样板林基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经营,让群众看有样子,学有路子,退耕还林质量显著提高,推动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合理。各级政府在开展退耕还林后,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发展舍饲圈养,开发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产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使农户以的农业生产为主向林果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退耕户收入多元化,拓宽了增收渠道。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传统耕种习惯,有效地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粮食生产由开山火种、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达到了减地不减产的目标;通过封山育林、棚厩建设、饲料地、青贮窖等项目实施,使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规模化养殖,节省劳了动力,降低了人畜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提高了大自然的自我恢复力,森林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广大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林业产业发展类型丰富多样。各县市充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同时推广林农、林药、林草、林牧等种植模式,在岩溶地区发展了桉树、楝树、花椒、春树、柏树等与环境相适应的乡土树种;部分湿度较大的山区发展八角、旱冬瓜+草果、竹、肉桂、红豆杉、杉木、西南桦等树种;充分考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发展核桃、油茶、石榴、杨梅、枇杷、桃、柑橘、梨、李、柿等经济及生态经济兼用的树种。现桉树、杉木等用材林已初具规模,多数经济林地块已初见成效,每亩收益在200至5000元之间,如文山市的石榴、花椒、杨梅,丘北的脐橙、油桃,麻栗坡的咖啡等都是我们退耕还林的丰硕成果,对原来一些树种选择不当的地块,结合木本油料产业和巩固成果项目进行了优化,逐步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及林地产值,加快的脱贫致富步伐。 全民森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的实施,使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退耕还林和其他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也明显增强,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由于退耕还林政策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现经常有群众到我们各级政府、退耕办咨询是否有退耕还林指示?这就体现了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接受程度和支持力度,广大群众逐步由“要我退”转变为“我要退”,真正成为退耕还林的实施主体,退耕还林政策深入民心,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取得明显成效。从2008年开始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到2011年,全州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9.2662万亩,新建沼气池1.1673万口、节柴灶4545眼、太阳能2774台、薪炭林1.023万亩,后续产业种植业发展45.638万亩,棚厩建设14.8795万平方米,青贮窖2.2285万立方米,饲料基地建设2.6584万亩,技术培训2.1053万人,完成补植补造6.381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解决退耕户的基本口粮问题,解决了退耕户能源问题,促进了退耕户收入多元化,群众技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