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红河州林业系统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与启示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自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红河州林业局机关党委以“六学”工作法实现了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与中心工作“务虚”与“务实”的有效结合。 一、主要做法 自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红河州林业局机关党委以“六学”工作法实现了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与中心工作“务虚”与“务实”的有效结合。(一)围绕政策导向深入学,在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上创先争优。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鲜明提出了建设“森林红河”和“绿色经济大州”的战略决策,明确了以建设“森林红河”和“绿色经济强州”为目标,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依法治林为手段,加快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林业发展思路,并先后制定下发了《建设”森林红河”的意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农业产业“8311”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文件,使我州的林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为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深化对林业历史经验、目标任务、发展要求等的认识,局机关党委在深刻学习领会上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抓住“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机遇,围绕州委、州政府实施“农业产业“8311”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和建设“森林红河”、“绿色经济强州”的总体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针对全州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分析原因查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了符合红河实际的《红河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南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经济林发展、核桃产业发展、油茶发展、橡胶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抓住机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力争到2015年,全州特色林产业面积达1200万亩,林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超过1200元,实现林业总产值、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的“翻番”,为全州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作出林业应有的贡献。(二)围绕理论业务重点学,在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上创先争优。局机关党委始终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推动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一是围绕转变观念的重点海纳百川。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东北、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学习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发展本地林业。二是围绕增强本领的重点训学强质。针对林业部门涉及知识门类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局机关党委积极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到高等大专院校读书充电和参加林业技术职称考试晋级,努力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先后邀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省林科院等上级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培训与实践辅导。3年来,全局对干部职工开展各类培训280余场次、5400余人次。(三)围绕先进典型比照学,在立足岗位扶贫帮困上创先争优。局机关党委以杨善洲、郑垧靖等先进事迹为标杆,以“大局意识要明显增强、工作作风要明显转变、服务效能要明显提高、业务能力要明显提升”为总要求,创建“述学、评学、考学、互学、督学”制度,并组织开展了“立足岗位比奉献,创先争优当先锋”主题活动。在开展“学忠诚,比信念;学奉献,比贡献;学廉洁,比自律;学淡泊,比心态;学俭朴,比节约;”的“五学五比”学习善洲活动和“四群”教育活动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典型找差距、争当先锋做表率,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林业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每位干部每年蹲点不少于15日、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和群众结“亲戚”增感情,串百家门访民生,听百家言聚民力,主动服务解民忧。组建了州级林权交易中心,建成县(市)林权管理服务中心11家,开通了全州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了林权管理网络化、数字化进程,进一步规范了林权流转管理,为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先后依法流转林地42.2万亩,流转金额11026万元。(四)围绕载体创新丰富学,在学有平台取得实效上创先争优。局机关党委创建“电教、网络、纸质、科技”四个平台,把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融为一体。一是创建“电教”学习平台。建立能容纳近三百人的党员电教中心,并配置了投影仪、电视、DVD等多媒体器材,方便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的开展。二是创建“网络”学习平台。在开通并扩充宽带网络的基础上,为二级单位配备电脑等硬件设备,为党员干部在线学习、查阅知识提供平台。三是创建“纸质”学习平台。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每年坚持征订党刊党报、涉林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书籍100多种2500多册分发给党员干部职工开展自学。四是创建“科技”学习平台。从相关科室抽调科技人员组成林业技术编写组,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总结,并编制装订成册。(五)围绕特色产业实践学,在推进林业产业培植上创先争优。局机关党委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党员、培植生态产业和谐发展”为活动载体,着力构建“学习型文化”和“实干型组织”,把学习贯穿于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用学习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创新力。如为改变核桃“只见长树,不见挂果”的现状,局机关党委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核桃基地,采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寻找问题症结,总结出一套核桃丰产种管技术,使核桃中幼林提前3年进入收益期,每亩可为林农增加收入500元左右。又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石斛+沼液+养猪”的生态种养模式,每年可增产10%左右,并在全州80%以上的石斛种植户中推广应用;桤木+草果的退耕还林模式,被国家林业局赞誉为“红河模式”,在全国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低效林改造,在全省全国独树一帜,多次在全省全国交流经验,为云南林业争得了荣誉,树立了榜样。(六)围绕完善机制持久学,在推动长效机制建设上创先争优。局机关党委及时修订完善了党组中心组和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学习组织、集体研讨、个人自学、专题调研、汇报通报、督促检查、学习考核、档案管理等制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季度不少于1次,党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党政领导干部脱产培训不少于80个学时,局领导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80天,每年撰写2至3篇调研报告。同时把学习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对好的进行表扬鼓励,对差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主要成效(一)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局机关党委坚持“以学促观念转变,变观念促林业发展”的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意识淡薄、观念守旧的问题,近年来局机关党委组织县、乡、村干部共800余人分别到永平县、漾濞县、云县等地参观学习核桃产业。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扭转了干部的思想观念,全州已发展核桃180万亩。针对一段时期干部群众对油茶、桉树、林果、桤木、橡胶、棕榈、八角、石斛等产业发展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及时组织部分干部到湖南、江西、浙江、文山等地学习取经,通过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经过几年的努力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1年底,全州核桃面积已接近180万亩,橡胶达120万亩,竹林130万亩,桤木40万亩,桉树100万亩,杉木70万亩、棕榈18万亩,林下资源(草果)70万亩,八角18万亩,石斛0.43万亩。全州经济林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已经实现农民人均拥有1亩用材林和1亩经济林。初步形成了州北部以核桃、桉树、油茶、林果为主,南部以桤木、橡胶、棕榈、八角、茶叶及林下资源等为主的多个产业带和产业群。红河州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林果产区,主要的橡胶产区,最大的草果产区。2011年林业总产值达60.8亿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达到1050元,林业产业已逐渐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党员干部在学习实干中得以锻炼成长。局机关党委坚持在学习中获取营养,在实干中提升能力,不断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林业干部。如在林改过程中,局机关党委抽调技术骨干到省级林改试点腾冲县和德宏州学习野外实作锻炼,在州内对200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进行林改业务室内培训和野外实作培训,通过培训,林业技术员学会了野外勾绘、JPS操作、微机绘图等多项操作技能,大部分技术员由“门外汉”成为“技术能手”,圆满完成了全州林改野外勾绘工作。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利通过省级验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三)林业各项学习成果在实践中彰显成效。通过开展“在学习中创先进,在实干中争优秀”主题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局机关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总结编发了《核桃种植及管理技术》、《油茶栽培及管理技术》、《石斛种植及管理技术》等各种学习培训材料50000余册,制作了学习专题片12个;州、县市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无偿为林农办理林木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业务620件,办理流转和贷款金额4.76亿元;由林业干部、技术人员参与研究的1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州政府科学技术奖励。州林业局先后被国家、省、州评为全国“三项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云南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云南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云南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云南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单位”、“云南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扶贫先进单位”、“红河州州直机关文明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全州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退耕还林和中低产林改造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均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和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三、经验启示(一)深化学习认识是在学干结合中创先争优的思想前提。学习就是动力,是竞争力和创造力,更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要求。适应形势发展、环境变化、科技更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必须抓紧学习这根弦,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升履行本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明确学习重点是在学干结合中创先争优的方向所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结合部门特点确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才能促进学习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发展。(三)创新学习载体是在学干结合中创先争优的基础条件。红河州林业局机关党委推行“六学”工作法,进一步探索专家讲学、调研导学、互动促学、群众督学、考核评学、自主选学等符合时代要求和林业特点的学习方式,深入开展争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的“三争”活动,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学习思考、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能力。(四)转变学习作风是在学干结合中创先争优的关键核心。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推进“桥头堡”建设、建设“森林红河”和“绿色经济强州”进程中,林业改革发展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广大林业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把握林业改革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富有创造性地推动林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五)建立长效机制是在学干结合中创先争优的根本保障。在总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习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学习过程与实践效果的检查考核,才能确保学习活动持续深入推进,养成勤学善思、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红河州林业局 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