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工作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乱、火灾、过度垦伐,昆明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档案史料记载:“昆明市平坝及近山林木已摧残殆尽,面山凋敝残败”、“到处童山濯濯,满目荒夷凄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号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昆明市建立了西山、海口、方旺等一批国营和集体林场,生物多样性造林绿化成效初显。据1963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市林木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森林覆盖率为25.04%,活立木蓄积量1568.8万立方米。1978年昆明市林业局成立,林业工作步入正轨,发起了消灭“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绿化征程。经过30年的植树造林、护林育林,2008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356.89万亩,森林覆盖率45.05%,森林蓄积量3941万立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昆明林业紧跟时代步伐,扎实推进各项林业改革,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满足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需求,林业事业跨步向前迈进。到202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60.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62%,森林蓄积量6057万立方米。较2008年,森林面积增长了22%,森林覆盖率增长7.5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长了54%。“昔日荒山岭,今朝绿成荫”。在党的领导下,历代林业人与全市各族人民一道,用辛勤汗水绘就“美丽春城”的绿色篇章,用双手谱写绿水青山的壮丽史诗。

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参加义务植树,大规模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了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廊道面山绿化等一系列林草生态建设工程。2009年,昆明市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快了全市生态建设绿化造林的步伐,每年造林育林达到50万亩以上。2013年,昆明市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2020年,天保工程造林育林335.8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治理166.12万亩、“美丽公路”等面山廊道生态修复10.41万亩。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106万亩,约种植了12亿棵树,国土山川得到休生养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绿色成为春城的主要底色。

一、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资源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草事业为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林草资源的过度消耗,也给全市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1979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通知》,强调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业工作的重点从“砍树”转移到营林护林上,昆明市的森林覆盖率逐步实现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建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地23个,规划面积达到376.65万亩,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有所增加。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监测到林麝、白腹锦鸡、赤狐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观察到的鸟类比保护区设立前多62种。在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种群数量从2015年的31只增至现在的73只。自1985年冬天9000只红嘴鸥“偶遇”春城昆明,30多年过去了,红嘴鸥已成为昆明的一份子,现在每年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有4万只左右,观鸥、喂鸥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市湿地面积达到93.46万公亩,一批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建成相继开放,成为人民群众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二、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我们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林草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37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89亿元,增长了5080倍,实现了从“木材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以观赏苗木、林下经济、木制品加工、特色经济林“四大”主导产业。截至2020年,观赏苗木达到33.06万亩,产值48.6亿元,宜良观赏苗木成为全国“五大”苗木基地之一。以林菌、林药、林下养殖、森林景观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98万亩,产值超过16亿元。评定挂牌市级森林庄园30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有力带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木制品加工企业达3081家,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72家,产品品种达160多种,解决就业4.28万人。建成一定规模的林产品交易市场4个,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昆明市成为全省最大的林产品集散地和消费市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林草生态工程,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23万亩,年产量13万吨;有121万林农直接受益,人均从中获得年收入2170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

三、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化林草改革,激发活力,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下,我们先后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国有林场、两类林权划分等重大改革,林草资源产权不明、经营主体不清、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制约林草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被破除,林草事业不断迸发活力。2007年昆明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截至2020年,全市确权登记林地1667万亩,确权率98.75%,发放林权证33.15万本。集体林权制度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工作,为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引擎。截至2020年,全市已成立林权抵押贷款机构17家、林权收储担保机构2家;林地流转面积达25万亩,流转金额5.6亿元;发放林木权证面积1.58万亩,林下经济经营权证面积18.86万亩。林业专业大户达到28个,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10个,带动农民就业7万余人。广大农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分享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的成果。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林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14个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70%,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保障生态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风劲帆满海天阔,同舟共济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林草部门将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典范城市”战略部署,回应人民群众“绿水青山”的殷殷企盼,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绿色守护者和建设者,再谱美丽春城生物多样性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