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20.77%上升到2020年的40.55%;水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1309.56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的983.5平方公里;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65%;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的全产业链蛋鸡养殖项目在泥石流冲积扇上建成投产;尾矿库上打造出的500亩壮观七色花海成为网红打卡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曾经满目疮痍的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如今的模样。
前不久,记者走进东川,在曾经被称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的小江流域上山坡下沟壑、进企业走新村,探访当地倾力抓实生态修复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靠山吃山,长期无序开发导致生态灾难
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东川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蜿蜒流淌的小江一路奔流汇入金沙江。东川原本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天南铜都”之称,曾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
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00年前,东川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但历史上长期的伐薪炼铜,使森林资源遭受毁灭性破坏,加之特殊、脆弱的地质构造,使东川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极度脆弱的贫困地区。
据了解,东川境内自西汉以来长期开采矿产资源,伐木毁林后的穷山秃岭岩石大量裸露风化,山体到处崩塌滑坡,泥土石块不断随水流往沟床聚集,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1977年7月27日,小江流域蒋家沟发生的罕见泥石流曾经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文让人们对东川生态窘境的印象极为深刻。
“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是当地人形容泥石流活动情景的生动写照。1987年9月出版的《云南小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防治规划研究》一书中这样描述:小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的典型发育地区,堪称“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东川境内不足90公里长的小江两岸,就有灾害性的沟谷型泥石流107处,成群密布的小规模坡面型泥石流更是难以计数。
一直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成为东川发展之痛,尤其是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建设、威胁人民安危的大患。
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土面积1865.8平方公里的东川辖区内,水土流失面积一度高达70%,1985年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仅为13.3%,小江两岸107条沟渠曾年年发生泥石流,贫困发生率高达52.88%。
在东川因铜而兴、因铜而衰的发展历程中,东川铜矿曾被列入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开发项目,东川1958年设地级市,至1999年因矿产资源枯竭而降为区县级。2001年,东川矿务局宣布破产。2009年,东川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对饱受生态灾难的东川人而言,回首过去总有一言难尽的痛,长期无序开发矿产资源带来的满目疮痍、山河破碎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爱山护山,抓实生态修复换来绿水青山
一直以来,如何在竭力改变破败和贫穷面貌同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既是历届东川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题,也是非常棘手的难题。东川人卧薪尝胆、勇于探索,以生态修复为打破制约瓶颈的突破口,用实实在在的爱山护山举措让荒山秃岭展露新颜。
据了解,在国家和云南省支持下,东川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相继开展,1975年至1990年实施的大桥河泥石流治理工程、1984年至1997年实施的黑水河泥石流治理项目等一系列工程性措施和持续开展的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泥石流的危害,但未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劣的状况。当地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困难重重,直至2005年,东川森林覆盖率仅为20.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川区坚持把绿色发展根植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生态修复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系统规划,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各族群众团结一心,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真正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的蜕变之路。
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东川首创国家专利“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技术,破解海拔1600米以下干热河谷区域造林难题。创新“0433”营造林验收机制,即造林资金第一年不支付,第二年3至4月验收合格后支付40%,第三年和第四年各支付30%,破解造林栽植率、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的问题。
记者在华新水泥(昆明东川)有限公司一矿区采访时了解到,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矿山植被恢复绿化费用1000万元,完成终了开采平台植被恢复面积约70867平方米,采用管道喷水进行种植浇灌, 矿山植被成活率在95%以上。
着眼“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目标,东川以荒山荒坡、城区面山、交通沿线、公共绿地造林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等为重点,持续打好生态修复接力战,仅“十三五”期间就完成营造林13.2万亩、义务植树392万株。2020年,东川区森林覆盖率上升为40.55%。
同时,东川区对蒋家沟、大桥河、石羊沟等28条泥石流沟及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开创了“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泥石流防治“东川模式”,开发良田1833公顷,将深沟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截至2020年,东川拦蓄和稳定泥沙约3.7亿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983.5平方公里。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提供的资料显示,近五年,蒋家沟泥石流年均5次左右,但发生规模较小,较少到达泥石流观测站。最近有观测记录的泥石流发生在2017年7月3日,平均流量为150立方米/秒,总输沙量为3.3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表明,东川区2013年至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区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良好。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4%。
东川区副区长何宗良表示,随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山体越来越绿,水流越来越清,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东川这座一直背负着沉重生态包袱的资源型城市正在日益焕发生机。
转型发展,昔日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
新时代的东川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保护小江就是保护长江”的使命担当,在实践中奋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生态涵养示范”的绿色发展、“两山”转化新路子,逐步把昔日荒山秃岭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金山银山。
在东川区政府组织召开的生态修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气会上,区林业和草原、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展和改革、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园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逐一揭底亮招,东川推进荒山变绿洲、荒滩变园区、荒滩变良田、荒滩变乐园的过硬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实质进展显露真容。
据介绍,东川区立足实际积极发展绿色矿业,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打造“1+5”产业体系,不断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两化”路子。
东川区利用丰富的尾矿矿渣、河沙等资源引进的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已经在小江支流旁昔日荒滩上打造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自2019年以来工业总产值达1.72亿元,创造税收580.99万元,带动当地上百人就业。
在探索实践林下经济、农业综合体、荒山荒滩治理等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方面,汤丹镇把通过生态治理修复的500亩尾矿库打造成“七色花海”,变尾矿库为“花园”;积极开展“清河西瓜”项目建设,种植白花桃1500余亩,变荒山为“果园”;将修复小清河荒滩生态环境作为河道绿化的主战场,打造乡村体验游,变荒滩为“乐园”。通过泥石流和水土流失治理,东川区将泥石流冲积扇荒滩治理改造为千亩良田,受益人口达14820人。投资8000余万元开发农业综合体项目,带动周边农户零散用工约150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的互利协调发展,达到了山、水、路、田、村综合整治效果。
据了解,2019年,东川区实现了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2022年,东川区经济运行从低谷之中回稳向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8.2亿元,同比增长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6%、7.1%。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强势回归,带动游客大量涌入,全区共接待游客32.1万人次(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7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踔厉奋发 勇毅开拓 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题,转发了东川区转型发展的成效和经验。
当前,东川区紧扣“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正在按计划紧锣密鼓地推进投资20.6亿元实施的首个林业生态修复PPP项目。
何宗良介绍,着眼《2023年东川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东川区将持续强化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生态产业提质升级,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路径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