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寻甸黑颈鹤管护局以科技为引领 促进保护与发展“双赢”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寻甸,这里山水、乡镇乃至街道皆以凤为名,彰显钟灵毓秀,有凤来仪,黑颈鹤无疑是点睛之笔。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护区位于寻甸县中西部的分水岭—六哨横河梁子,总面积7217.32公顷,属高寒山区,涉及六哨、甸沙和金所三个乡镇(街道)6个行政村15个村组1051户4136人,区内寻甸横河梁子省级重要湿地保存了滇东北面积最大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显著,自然景观独特,保护区不仅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鸟类—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还是滇东北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更是“引清济昆”清水海水源保护区的源头。

当地社区群众主要依靠种养殖业增收。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农作物主要以马铃薯、萝卜、荞麦、燕麦为主,早年间由于科技化水平较低,记忆中“种几大皮坡,收几小箩箩”是常态。黑颈鹤保护区管护局2017年挂牌以来,区内耕湿交错,实属抢救性质的保护区,区内耕地面积达40000余亩,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一直是困扰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发展的瓶颈。

2017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来,保护区管护局作为对口帮扶部门,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共谋产业发展,加快协调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引领,达到保护与发展“双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固本培基。一改往昔群众无序种植模式,牢固树立“马铃薯+”主产业模式(目前“马铃薯+萝卜模式”成效显著),陆续退出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高毒高残留玛卡、大棚花卉、蔬菜种植,此外,管护局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土坝蓄水工程,为高效节水灌溉打牢基础。

二是良种先行做好源头保障。依托六哨乡良种培育基地,大力推广示范优良种薯,品种主要有青薯9号、合作88号、云薯304、师大7号、东川开花洋芋、云薯921、云薯D50、高产品种云薯108等。

三是科技示范推广支撑到位。管护局干部职工与六哨乡农科站工作人员加大辖区群众科技培训动员有经商能力、致富带头人租赁群众零散土地,规模化种植,抢抓节令,引进外来优质品种,加大农家肥施用,减少农药用量,最大限度提高洋芋、萝卜品质,为种植群众增收提供帮助。

四是保护区加大退耕还湿力度。保护区内地广人稀,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管护局在核心区先期实行“一次性生态补偿”流转耕地退耕还湿663亩,下步积极争取“十四五”期间再退耕1731亩,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引导耕地面积多但劳动力少的农户将耕地租赁给种植大户,就近务工增收。

五是典型引路,深度加工。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振兴,六哨乡的洋芋、萝卜品质好、产量大,但缺乏精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结合今年“六个排头兵”要求,已引进以天使土豆片公司为代表的实力派实施订单农业,以万担坪为代表的合作社牵头吸纳普通农户壮大规模,以横河村施树树为代表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引领,树立典型拓展发展出路,借“六哨洋芋节”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做大做强寻甸马铃薯产业。

据悉,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得益于当地社区群众、基层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寻甸黑颈鹤管护局立足地方实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协调处理保护与发展这一矛盾,推进种植业科技引领,促进“双区”建管双赢。截至2022年与2017年相比,当地马铃薯每亩单产实现翻番,平均每亩3000公斤左右,收益3000~5000元,萝卜平均每亩4000公斤左右,收益4000元左右,品质大幅提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至2021年12038元,群众为保护区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正享受着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管护局将矢志不渝致力于宁静、和谐、美丽的寻甸黑颈鹤保护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