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四措施”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富源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着力打造核桃产业,2006年至2009年全县完成核桃种植23.42万亩,2010年6.7万亩计划实施完成后,全县核桃基地林建设面积可达30.12万亩,占“十一·五”核桃种植计划30万亩的100.4%。现已初步建成年产1.5万吨核桃乳、500吨精制油和加工保鲜1500吨核桃仁的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核桃产业年产值达2320万元,计划到“十二·五”期末达6000万元以上,使之成为有效推动全县林木绿化和林农增收水平提高的林业骨干产业。 一是精心组织、科学谋划。为把核桃产业打造成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促进林农增收的“利民富民”工程,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由林业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从林业局抽调精干的工作人员组成业务技术工作班子,使核桃产业发展形成了高位强力推进的格局。根据全县海拔高差较大的实际,县委政府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精心规划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核桃的生物适生特点,以富政发〔2007〕58号文件明确细化了全县核桃基地建设的布局区位、目标任务、投入保障、奖惩机制等系列措施,为核桃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是以质为先、狠抓落实。为确保核桃产业基地建设的苗木质量,制定了《富源县核桃产业基地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确定苗木由十八连山、三道箐两个国有林场统一培育供应,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和技术检疫检验制度,切实杜绝假冒伪劣苗木进入基地。通过层层办样榜、抓培训等示范形式,切实落实“选一块适地、栽一株合格苗、挖一个大塘、施一担农肥、浇足一次定根水、推广一套规范的栽植技术、落实一项适用防冻保苗措施”的七个一技术措施。至2009年共完成基地建设任务23.42万亩,其中2006年0.3万亩、2007年3.12万亩、2008年10万亩、2009年10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连片核桃种植基地近20块。统一培育供应核桃嫁接苗340万株;县级按1000亩以上连片面积70元/亩、一般连片60元/亩、优质苗0.25元/株的标准补助林农及育苗单位,共投入补助资金1278万元。经2008年至2009年全市组织的年度检查,全县核桃基地建设的苗木及基地种植质量合格率均达90%以上。 三是依靠科技、强化基础。为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县林业局依据县委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云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和国家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开展技术研究,寻求科技支撑,组织开展核桃优良品种调查、不同温湿条件下的优良品种引进、滇东北抗晚霜品种试验示范、苗木培育及栽植管理培训与示范等科研课题和核桃栽植管理科普活动。在县内数千株的核桃采种送检中检验出综合评价优良单株5株,综合评价较好的单株13株,并将5株综合评价优良的本地单株穗条连同适宜本县发展的三台、大泡等优良品种组建成优质核桃采穗园。现已依托国家和省科研单位及专家的科技支撑建成优质穗园100亩、苗圃200亩、本地优质单株高枝嫁接试验示范地50亩、抗晚霜品种试验地100亩、配套抚育管理示范园1000亩,为提升全县核桃种植的科技含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狠抓龙头、推进联动。虽然全县的核桃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组织种植的核桃在5—10年内即将形成一定规模的产量,只有培育壮大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企业,使林农在核桃产品销售中得到回报,才能带动全县林农积极投入核桃基地的经营管理,既是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贯彻兴业富民的根本落脚点。为积极而稳妥解决这一问题,县委政府按照“积极引导、重点帮扶”的思路,支持和鼓励邹真等有识之士,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组建了富源县聚农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从核桃乳加工为起点,陆续向核桃油、核桃内在的各类油酸分离提取、核桃青皮内在成份提取利用、核桃硬壳开发利用等领域拓展和延伸,现已投产的无糖型、浓香型、儿童型核桃乳系列产品已打入省内外市场并深受消费者喜爱,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建成,将有效带动全县“公司+基地+农户”的核桃产业良性发展格局形成。(富源县杨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