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八抓落实”夯实林产业发展基础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近年来,文山州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狠抓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种苗保障、资金投入等八项落实,夯实了发展基础,科学有序地推进林产业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全州已建成油茶基地46.9万亩,核桃基地110.1万亩,以八角、草果、红豆杉、杉木、桤木、桉树等经济林种植面积达228.9万亩,经济林累计达385.9万亩,全州实现农民人均1亩以上经济林目标。 一抓组织领导和责任的落实。州委、州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文山州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增设科教与产业科,核定编制。全州八县也按要求设立了林业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和指导各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实行州级领导挂钩到县,县级领导挂钩到乡镇、县级部门和乡镇领导挂钩到村社、党员干部帮扶到农户的“四级联包”责任制,建立分级负责目标责任考核制,把林业产业发展任务逐级分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人,进行年终考核。 二抓规划布局的落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中联片、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土地、资金、品种、市场等因素,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科学确定最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品种,科学确定产业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用地,统筹考虑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布局问题。 三抓种苗保障的落实。严把种苗准入制度,不具有《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种子(苗木)。严格按照“一签两证”制度,没有“一签两证”的苗木不准上山造林。保证种源清楚、品质纯正,杜绝铁核桃和不合格的油茶苗上山造林,达不到国家或云南省地方标准的苗木不准上山造林。落实州、县、乡三级林业部门的责任,认真抓好苗木出圃分级,凡种苗出现品种、品质等质量问题一律由调种当事人负责,种苗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四抓资金投入的落实。从退耕还林、防护林、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中整合资金。按照捆绑打包、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州、县两级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各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资金参与林产业发展。 五抓宣传发动和培训的落实。组织编写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所编写的《文山油茶栽培实用技术》、《文山核桃栽培实用技术》、《文山红豆杉栽培实用技术》及其它技术资料已分发到全州8个县102个乡镇930个村委会15794个村民小组及部分种植户,共37000余册。完善和健全林产业科研与服务网络,做到了州、县有科研单位、乡(镇)有指导员、村有施工员和嫁接能手。 六抓科技保障的落实。大胆鼓励林业科科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个人承包、挂钩联系等方式,加大丰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实际转化,切实提高木本油料的科技含量。加大对现有涉林企业加工工艺的技改工作,强化林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创新,搞好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创建新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大限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七抓龙头企业带动的落实。借鉴"烟草产业"的成功模式,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思路,坚持“扶持大龙头,带动小企业”的原则,着力扶持和培育20户具有开拓市场能力,能引导生产、精深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加工企业,使其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成为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八抓督促检查的落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督查工作,及时成立林业产业发展督查领导小组,按照州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的行政责任书和与林业部门签订的技术责任书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责任单位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全州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时,每年组织考核验收组对各县和林业部门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