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核桃带动大理百万山区农民奔小康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大理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这里有4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风花雪月美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2.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白、汉、彝、回等13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州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我国南方优良核桃品种“漾濞核桃”和“三台核桃”的原产地、主产区和重要商品出口区,同时也是“云南薄壳山核桃”和“新疆核桃”的适宜引种栽培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极其适宜核桃生长,全州12个县市均属云南省核桃发展的重点地区,核桃树被誉为山区群众的“摇钱树”,是农村增收的“铁杆庄稼”。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中低产林改造为抓手,紧紧围绕“坚定不移地确立大理州核桃产业的竞争优势,坚定不移地打响大理漾濞核桃品牌,坚定不移地把大理建成全国最大的核桃产销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取得了及其显著的成效,核桃产业已成为大理山区半山区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绿色产业和繁荣山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州核桃基地面积累计已达916万亩,产量16.36万吨,产值达48.23亿元,农业人口核桃收入1570元。百万山区农民,在核桃树下过着幸福生活。 一、核桃产业硕果累累 大理州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4%,农村人均占有林地面积9.9亩,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10.6倍,是农村最大的土地生产资料。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针对这一州情林情,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核桃作为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来培植,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州核桃产业的发展。(一)基地建设快速推进。1998年,通过核桃普查,全州核桃基地面积60.75万亩,“九五”末达128.13万亩,“十五”期间又新种植181.76万亩。“十一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先后下发了《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建设2000万亩林产业基地的意见》、《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建设森林大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中低产林改造的深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仅“十一五”期间,全州就新种植核桃504.34万亩,平均每年发展100万亩。目前,全州核桃种植面积累计已达916万亩,挂果面积367.98万亩,其中盛果面积189.49万亩,初果面积178.49万亩。种植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州12县市、110个乡镇的109个乡镇、1123个村(社区)的917个行政村和50%以上的农户,农民人均种植面积已达3.04亩。(二)加工规模逐年壮大。核桃基地的迅速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核桃加工业的发展。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洱源洱宝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核桃精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核桃乳、核桃粉、核桃胶囊、琥珀核桃、核桃精炼油等系列产品。全州有核桃仁粗加工户1000多户,其中加工量在1000吨以上的有14户,500—1000吨的22户,50-500吨的500多户,仅永平县博南镇、漾濞县苍山西镇、巍山县永建镇、祥云县刘厂镇、宾川县拉乌乡、南涧县公郎镇六个核桃加工交易市场,每年加工交易的核桃就达5万多吨,加工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市和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部分还销往欧洲,已成为滇西名副其实最大的核桃产品加工集散地。(三)经济效益日益显著。随着核桃面积的逐年扩大和挂果面积的逐年增加,核桃带来的经济效益正日益体现,成为广大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致富的主要途径。大理州林业局、大理州统计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完成的核桃产量产值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全州核桃挂果面积367.98万亩,产量16.36万吨,产值突破了48.23亿元,农业人口核桃收入1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15%。全州核桃种植户中,收入1—5万元的农户有22405户,5万元以上的2274户。大理州核桃产业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提供237.6万个工日的劳动就业机会,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还有很多农户依靠育苗、嫁接走上了致富道路。核桃产业已成为了大理州覆盖面最广、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大的惠民产业。(四)荣获“中国核桃第一州(市)”殊荣。大理州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核桃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国地级州、市中均列第一,科研水平、加工营销、品牌建设、标准化水平全国领先,成绩显著,得到了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的充分肯定。2010年8月,经中国经济林协会专家委员会实地考察和评选,大理州被正式授予“中国核桃第一州(市)”荣誉称号,确立了大理州核桃产业在全国排头兵和领跑者的地位。 二、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大理州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核桃产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把核桃产业的发展列入了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的考核内容,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四级联动,强势推进的领导格局。(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大理州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核桃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州12县市均属云南省70个核桃基地建设重点县。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州委、州政府先后组织州人大、州政协以及州委政研室、州政府研究室和林业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林地资源的系统分析、反复论证,科学提出了在现有核桃面积的基础上,到2012年建成1000万亩核桃基地的奋斗目标,并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专项调查和编制完成了《大理白族自治州(2008—2012年)1000万亩核桃产业规划》,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三)完善政策,严格考核奖惩。“十一五”期间,为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核桃产业大突破,州委、州政府研究出台了《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建设2000万亩林产业基地的意见》,把核桃产业列为林业发展扶持的重点项目,每年由财政专项安排3000-4000万元,对核桃基地建设、种苗、无烟烘烤、有害生物防控、幼林抚育、科技支撑以及龙头加工企业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县市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对核桃产业进行扶持。同时,为了确保100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还建立了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每年专门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考核,根据责任状兑现奖惩。(四)依靠科技,提高质量水平。一是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引种试验示范,不断拓展核桃种植空间。七十年代以来,经过我州林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在原有传统优良品种漾濞泡核桃、拉乌核桃的基础上,新选育了“漾江1号”、“漾杂1、2、3号”优良核桃品种,成功引进了“云南薄壳山核桃”和“新疆核桃”品种,特别是云南薄壳山核桃和新疆核桃品种的成功引进,破解了我州低海拔(800—1700米)和高海拔(2400米以上)不能种植泡核桃的难题,大大拓展了核桃种植的区域和空间。二是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科学总结出了“八个一”核桃种植技术(即一块适宜地、一个标准塘、一担有机肥、一株合格苗、一担定根水、一块地膜、一个防护笼、一圈绿肥),极大地提高了核桃基地建设成效,为全州乃至全省核桃种植提供了技术规范。三是努力提高核桃种植科技含量,州、县市、乡、村各级广泛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编印了《大理州核桃生产使用技术手册》等乡土教材,专项培训了三批共300人农民核桃技术能手,为全州提供了大量的核桃育苗、嫁接、种植管理乡土人才,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典型引路,大力开展核桃基地种植、幼林抚育、无烟烘烤、有害生物防治等示范工作,积极推广“果-粮-烟、果-饲-畜、果-禽-药”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林农种植和经营管理水平。(五)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推动战略。大理州是云南省的主要核桃产区,也是加工、流通最大市场,做优做强核桃品牌意义非常重大。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贸易壁垒,加速核桃标准化体系建设,杜绝过量使用化肥和超标农药,倡导绿色环保栽培,保持核桃纯天然、原生态特质。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大理核桃原产地地理标识”、“出口基地备案申报”和“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已完成宾川县拉乌乡3万亩核桃基地备案工作,《大理州优质泡核桃生产技术规范》也以地方标准规范正式发布实施,2011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给予漾濞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六)全民动员,多方广泛参与。作为我州富民兴林的支柱产业,核桃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还需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产业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政府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广泛参与,使核桃产业真正向“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迈进。一是政府引导,择优扶强龙头企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林业贴息贷款15349万元,年贴息460万元,通过努力,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29家,涌现了怀宝、涵轩、洱宝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林产业建设。二是党员示范带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通过成立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户通过行业协会、联户联组经营等方式,走“在林地上分、在管护上合;在种植上分、在经营上合;在管理上分、在服务上合”的新型合作化道路。全州共成立林产业协会126个,林农专业合作社104个,有力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三是营造氛围,不断扩大大理州核桃知名度。为充分挖掘漾濞核桃的品牌效应,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08起每年举办“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通过举办核桃文化宣传、经贸活动签约、核桃科技论坛、森林生态旅游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漾濞核桃知名品牌,提升了产业水平,推动了特色旅游。 三、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品种良莠不齐。由于部分育苗户还不具备对核桃品种类型的识别能力,加之种苗生产、穗条采集和出圃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核桃种苗生产过程中,有极少数穗条种源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州核桃基地建设的成效。 二是抚育管理任务艰巨。全州“十一五”期间共计完成核桃基地建设504.34万亩,5年新造面积占核桃总面积的61.94%,核桃基地主要以新造林和幼林为主,现已种植的54.81%的核桃基地尚未挂果,抚育管理成为面积保存和整个产业成败的关键。 三是经营管理粗放。部分地区把核桃种植与日常的荒山绿化造林等同对待,没有按照产业培植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种植和经营管理,结果晚、单产低、效益差。与国家标准相比,就产量而言,大理州盛果面积平均亩产108公斤,高于国家标准100公斤;初果面积平均亩产29公斤,低于国家标准50公斤。就挂果时间而言,国家标准一般4—8年进入初果期,而大理州一般5—10年才进入初果期,显然初果产量、初果时间与国家标准存在明显差距。 四是产业层次低。大理州虽然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但产品加工起步较晚,精深加工企业缺乏,全州核桃产业仍处于以出售原料和初加工产品为主的初级阶段,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没有大的知名品牌,加工增值有限,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现有企业辐射带动和加工增值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核桃良种选育、丰产栽培、采收与利用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尚处起步探索阶段,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措施仍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山头地块,致使基地建设水平不高,效益低下。 四、进一步做强做大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路 “十二五”是该州巩固提升核桃产业的重要战略期,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发展战略目标,大理州将继续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为指导,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以工业化手段提升核桃产业。坚持以绿色环保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带动战略,以扶持大而强的龙头企业为抓手的工业化带动战略,以品牌塑造为依托的绿色营销战略。进一步做大基地、做优品牌、做强龙头企业,把大理州建成全国最大的泡核桃产销基地,继续巩固大理州核桃产业在全国排头兵和领跑者的地位,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5年全州将建成1000万亩核桃基地,产量达2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将达2000元以上。(大理州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