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亮点频现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全省森防战线同志的一致努力下,工作亮点频现: 一是促进“一个转变”。在实施好测报网点及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同时,防治工作注重于“防早、治小”,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萌芽状态,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全局工作的主动,切实推进防治工作向“预防为主”转变。 二是抓好“一个创新”。随着云南省林改的深入发展,省林检局高度重视了防治模式的创新。2006年年初,厅长办公会就批准了局防治创新的工作安排重点。经过近三年来的试点,在创新上大体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招投标制。即将防治和疫害木的清理采伐工程,通过专业公司、工程队或个人进行承包完成;二是“双合同”,以邀标的形式实行专业队承包除治,或以防火专业队为基础组织除治工作;三是《承诺防治书》制,参照民兵预备役机制组建除治专业队。目前,这些试点和探索,正在进一步总结的和进行之中。从2009年开始还进一步加大防治创新试点力度。 三是组织“一个攻坚战”。对云南省发生面积和治理难度最大的小蠹虫等钻蛀性害虫的专项治理工作中,采取整合人、财、物、科技和管理优势的办法,对滇中的昆明、玉溪、红河、楚雄、曲靖、大理等州市受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组织防治攻坚战,两年来共安排30余个县(市、区)防治面积达160余万亩,使全省小蠹虫的发生面积下降了近50万亩。 四是实施“三个歼灭战”。坚持不懈地抓好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德宏州松材线虫病疫区的除治实现了病死树及发生面积的“双下降”,病死树较2005年减少31.28万株,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已由6609.5亩减少到749亩,其中:瑞丽从1474.5亩下降至0亩,畹町从5135亩下降至749亩。发生区病死株率从2004年的23.82%下降到现在的0.12‰以下,达到了国家的除治标准。瑞丽疫点已全面拔除,实施了更新造林,畹町疫点正积极除治,力争尽快拔除疫点。目前,疫区周边未发生传播扩散。同时,全力做好椰心叶甲和红棕象甲的防控。河口县不仅对全县街道、庭院、苗圃地的棕榈科植物开展防治,而且实现了林地全林分防治。虫口死亡率在93%以上,有虫株率0.34‰;同时引进天敌进行生物控制,疫情得到了根本控制。受害植物长出新叶,城市绿化景观得以恢复。对发生红棕象甲的苗圃进行了全面防治,红棕象甲的危害已基本控制,至今未发现感虫植株;及时开展对薇甘菊的普查,制定了《云南省薇甘菊除治技术方案》。普查结果显示,薇甘菊在云南省的发生面积已由原来的6249亩上升至25457亩,目前只分布于德宏州和保山市,但扩散势头仍在进一步加剧,防治重点将随之进行调整。 五是为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护航。在森防资金安排上有针对性地向特色经济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州、县给予倾斜,在防治技术和手段上预先对膏桐的病虫种类进行生活史观察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对核桃主产区的大理、临沧、楚雄、保山等州市的主要病虫种类开展了调查,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对种植户进行了技术培训,指导其科学地开展对核桃主要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2007年确定了各5个县(区)作为膏桐和核桃病虫害的防治试点县,通过两年的实施,基本掌握了主要病虫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措施。(省林检局)